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西省侨务办承办、九江学院协办的2015年“海外红烛故乡行”—泰国校董团江西之旅,于5月19日正式拉开帷幕。我很荣幸成为本次活动的随团记者,在这为期九天的行程中了解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历史,也体会到泰国华校校董校长们对中华文化挚爱与对华文教育事业的热衷。
首站,我们来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南昌的滕王阁,站在滕王阁之脚下,感受到中国历史建筑的大气,外看三层的楼阁,实有七层。更是添加了一层神秘感。阳光正好,每一位出行滕王阁之人,无畏楼梯的狭窄,爬上滕王阁,进入一层一层的滕王阁殿,感受着古人对这座阁楼的赞赏与情怀。泰方校董为这座楼的精致所折服:“第一层有着‘西江第一楼’金匾,是地位的象征;第二层有着‘人杰图’是文化的象征;第三层有着回廊四绕,是中国建筑风格的象征;第四、五层有着《地灵图》是信仰的象征;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则能明显感受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第二天,代表团抵达九江,最先到访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在白鹿洞书院,校董们深深感受到古时学堂的悠和静。他们认真听着导游介绍白鹿洞的“七心学规”—专心立品、潜心读书、澄心烛理、虚心求益、实心任事、平心论人、公心共事和白鹿洞教规,对中华的教学治学之道充满钦敬之情。泰国校董们希望把理学家朱熹的“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发扬到海外华文教育中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
接着的庐山行也是九江行中必不可少的去处。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此行一起感受庐山花径的幽美,锦绣谷的险峻,美庐的厚重,仙人洞的陡峭,《庐山恋》的浪漫,再一起逛着老别墅,听着老别墅的故事,实在有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在泰方校董们看来实至名归。尤其观看电影《庐山恋》时,呈现的更多的是中国思想的蜕变历史,让观众都感受到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发展。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魅力。
江西行的第三站是中华瓷都—景德镇。泰方校董们游览了景德镇古窑,古窑环境淡雅静谧。行走在景德镇古窑里,看着大师精心制瓷,校董兴致勃勃地体验了制瓷过程。制瓷艺术彰显中华历史文化。“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为景德镇四大名瓷,泰方校董对瓷文化也显好奇。随后,瓷乐也是古窑中参观的一大重点,在音乐中大家享受陶瓷到来的清淡雅致。
最后本次红烛江西行活动来到最美乡村—婺源。有人说她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也有人说她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泰方校董此行来到江湾、李坑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与青山绿水与粉墙黛瓦、飞檐戗角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大家行走在小桥流水人家中,看到婺源人民洗衣做饭,吆喝买卖,一张张笑脸,一口口乡音彰显,深感婺源人民亲切有趣,朴素自然。泰方校董感叹婺源优美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赞美婺源人民的性格开朗朴实,称赞婺源不愧为中国最美乡村。
这次“海外红烛行”活动于5月27日圆满结束。看似是游历,但其实真正是泰国校董们心系故乡的一次情感体验之旅。在校董们看来:“此次红烛行就是回家的一次旅途,中国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把‘家’的文化历史传播出去。”